
行政调解现场 高质量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 ——看我市如何通过行政调解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安阳融媒记者 李慧 文/图 “行政调解真好,快速解决了问题,为我们消费者撑了腰。”近日,拿到410元预付卡退费后,市民陈女士满意地说。 这起纠纷的快速化解得益于安阳市今年推行的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制度。 今年7月,陈女士在长江北路附近一家餐饮店办了一张1000元的储值卡,没想到卡里的钱还没有用完,老板就要闭店歇业。因双方无法协商一致,退费问题迟迟没能解决。 接到投诉后,市市场监管局认为这起纠纷可以通过行政调解的方式进行化解,于是主动向当事人发送行政调解告知引导书。在告知双方当事人有申请行政调解的权利、详细阐述了行政调解的便利并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市市场监管局主持双方进行了行政调解,促使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使这一纠纷得以快速化解。 为了切实发挥行政机关在化解争议纠纷中的作用,破解群众不知道行政调解的难题,市司法局印发《安阳市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行政调解的范围、条件和程序。 什么是行政调解呢?“行政调解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通过沟通、说服、协调、劝导,促使各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化解争议纠纷的活动。”市司法局依法行政指导科负责人介绍。 为了全面提升行政调解的知晓度、认同度,各县(市、区)有序扩大行政调解“四个一”组织保障工作体系试点范围,在已建立行政调解工作机构的基础上,乡镇和街道建设一个行政调解接待点,行政执法部门设立一个行政调解接待站,县级以上政务大厅设置一个行政调解窗口,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调解队伍,稳步推进行政调解工作。 同时,我市还将行政调解融入重大执法决定、日常监管和执法过程、受理举报投诉,探索建立了“2(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N(其他相关单位或个人)”调解联动机制。各行政执法部门协同配合,群策群力,找准行政争议化解的突破口,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分流阀”作用,实现争议纠纷的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全市行政调解案件22015起,调解成功13605起,调解成功率为61.8%。 “行政调解是服务型行政执法的重要举措之一,相较于诉讼程序,行政调解可以增进当事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助于修复因纠纷而受损的社会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市司法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要求,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高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再上新台阶。”
编辑:姬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