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资讯
温馨提示:请注意天气变化
中原经济协作区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肥乡:非遗产品“走进”直播间
来源: | 作者:邯郸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3-13 | 46 次浏览 | 分享到:

 “肥乡土织布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件土织布床单需要经过72道工序才能织成,我们用的织布机最久的已有上百年历史了。”3月6日下午,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68岁的郑运香赶了回新潮——走进直播间当起了主播。


 

 为了推进“一品一播”工作,同时宣传当地非遗产品,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区商务局和区文广旅局携手组织了一场“非遗‘她’力量”直播活动,邀请四位肥乡区女性非遗传承人带着非遗工艺品来到区直播电商基地进行直播。


   郑运香是肥乡土织布第五代传承人,11岁开始学土织布技艺,经过多年学习与发展,如今她已经在村里开设土织布微工厂,招募并培训20多名周边村民参与土织布产品制作,还创建了自己的品牌。这次她带来的非遗产品有土织布床单、被罩、枕套、虎头枕等。虽然第一次上直播有点紧张,但在推介产品和讲述土织布非遗技艺历史过程中慢慢进入了“角色”,直播间里的观众与她热情互动,表现出对非遗的极大兴趣。


 

  当天走进直播间的还有省级非遗沙窝木旋传承人李紫帆、区级非遗肥乡剪纸传承人谷延莎、肖像印文创艺人张秀敏。在介绍非遗产品同时,直播间主持人还展示了圆葱酱、西红柿、红薯、土鸡蛋、米线等肥乡特色农业和深加工产品。  

 “肥乡非遗项目众多,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6项,通过非遗直播展示传统技艺的魅力,能够扩大肥乡非遗影响力,同时也为非遗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助力传统手工艺人增加收入,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肥乡区文广旅局副局长李笑波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是在肥乡区直播电商基地的共享直播间内举办的。该基地是肥乡区推进“一县百品、一品一播”,培育本地电商人才、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所打造的直播孵化基地。基地可为区内企业和直播团队提供专业直播软硬件设施以及规范化管理、培训等服务,助力肥乡电商高质量发展。

 两个多小时的直播结束后,非遗技艺传承人们感到意犹未尽,她们说:“很享受通过直播平台和观众互动,让天南海北的人了解欣赏肥乡的非遗技艺。今后我们也会更注重利用直播的方法,帮助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翔

 本版编辑  姬占金

视频直播
友情链接
+ READ MORE

国家有关部委:   国务院各部委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资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民政部     生态环境部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     中国科学院     民盟中央

晋冀鲁豫四省:   山西省        河北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成员新闻媒体:   长治市   晋城市   邢台市   邯郸市   临清市   菏泽市   聊城市   安阳市   济源市   焦作市   新乡市   鹤壁市   濮阳市

友好经济区:   淮海经济区     环渤海市长联席会     大京九经济带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浙东经济区     南京经济区     陕甘川宁经济联合会   

                              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     陇海兰新经济带研究促进会     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